一、学院概况
为进一步加强创新创业型人才的培养,构建多层次、立体化的创新创业教育体系,组织落实创新创业教育实施方案,把创新创业教育贯穿于人才培养的全过程,切实提高学生的创新创业实践能力,广州航海学院于2016年5月成立了创新创业学院,2017年2月成立创新创业教育指导专家委员会,并于2019年10月对双创学院进行机构设置调整,设院长、副院长各1名,下设创新创业科。
创新创业学院作为学校创新创业工作的统筹协调部门,负责统筹校内外创新创业教育实践资源,服务支撑学校特色人才培养,推动创新创业教育融入第一课堂,拓展和发挥学校创新创业工作的社会服务功能,促进人才培养与大湾区建设融合发展。学院主要负责学校创新创业训练(孵化)基地与的建设与管理工作,2020年被广州市人社局评选认定为“广州市院校就业创业e站”示范基地,是中国-东盟高校创新创业教育联盟副理事长单位。


创新创业学院负责《职业规划》、《大学生就业指导》以及创新创业教育相关基础课程教学安排与组织工作。目前,学院已经开设4门必修课,1门公选课,建设了机器人创客空间与北斗导航创客空间;完成了创新创业孵化基地建设工作,目前累计入驻孵化基地创业团队有63家,完成孵化59家,并完成工商注册;建成了4个大学生创新创业实践基地。
二、学院教学课程
1、创业基础:主要围绕一个准备创业的创业者如何进行创业项目的识别、评估和选择,如何组建创业团队、拟定创业计划书及如何设立企业而展开,并讲述了创业过程中经常遇到的法律问题和相关法律知识等。
2、创新思维:为培养大学生养成思考习惯,善于捕捉身边的“新”,善于通过思考在头脑中产生“新”。产生投身创新的意愿和渴望,结合自己的专业提出创新的方向,参与创新项目。主动思考方法,针对不同的问题探寻解决问题的方法,锻炼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个性品质、创新能力和团队精神。
3、大学生就业指导:本课程介绍了就业指导的与意义,并分析了大学生的就业形势,着重分析了卫生高职院校医学毕业生的就业形势,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念。
4、职业规划:本课程是面向普通高校学生的通识课教材,按照帕森斯的工作三原则理论,从探索自我、了解工作世界、把自己放到合适的位置三方面指导大学生进行职业生涯规划, 为他们今后的职业发展提供导航引路的作用,提升大学生求职就业的自信心和能力。
5、劳动教育:本课程以学生为本,结合大学生劳动素养养成需求,依据“知信行”理论,参考“打牢基础、催生动力、投入行动”的连续式序列关系,按照传授劳动教育的基本知识和基础理论一形成对劳动的思想情感和态度一以多元化劳动任务培养大学生的劳动能力、劳动态度及劳动方法和技巧的顺序,有条理地编排该书内容。
三、学院教学实训基地
学校现有广东省工程技术开发中心4个,广东省高校工程技术开发中心6个,以“政校企”等多种合作形式共建“粤港澳大湾区航运研究院”、“严酷海洋环境装备与材料蚀损过程控制研究中心”等校级科研开发平台近20个;学院建有大学生创新创业(孵化)基地,包括北区大学生创新创业(孵化)基地、机器人创客空间、北斗导航创客空间以及4个由广州市教育局创新创业教育项目经费支持建设的创新创业教育实践基地。
